上传时间: 2023-04-20 浏览:0人
为迎合企业市场对实用性人才的需求,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创办了智能制造学社并于4月17日在非标加工中心开展了见面会。

该见面会旨在邀请企业代表与智能制造学社成员面对面交流,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,促进实用性人才的培养与储备。
见面会上,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院长常德功,执行院长庄新颖,教学院长修霞,党总支副书记张菲菲,介绍了学院的相关情况以及智能制造学社的发展情况。随后,企业代表智信集团副总裁潘娜娜,非标加工中心总经理修永仲,分享了自身企业的需求和期望,希望学院能够培养具备实际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人才。
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执行院长庄新颖


庄院长指出,各行业都需要具备强大的技术和应用能力的人才来推动发展。应用型人才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,高职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也因此成为各国重要的选择。
同时,庄院长还强调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特点,这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。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输送,更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,最后还介绍了学校注重实践教学的具体做法,如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、开设课程实践等。
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院长常德功

常院长提到学校在实践教学上的措施和要求。
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,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;加强与企业、行业的联系,了解市场需求,培养与实际工作需要相契合的应用型人才;强调实践教学的质量,注重教学效果的评估和监控;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加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整合;教师要不断更新实践经验、行业动态等信息,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业务水平; 学生要积极参与实践教学,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,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。
常院长还对同学们提出了以下三点要求:
1.提高理论学时的自觉性。
2.提高操作安全性,在工作中注意安全,严格按照操作要求,要求安全事故是0,不要出现违反规章制度的情况。
3.提高纪律性,严格遵守车间的纪律,不迟到不早退,听从规章制度,和老师的安排。
学校对实践教学的高度重视,旨在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,为社会和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。
智信集团副总裁潘娜娜

潘总提出要求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知识和技能,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。让学生能够全面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,从而提升实践操作能力。配套导师也应该在学生实践过程中提供指导和支持,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,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。
配套导师

尹志远
数控车的操作
工量具具对产品的检测

胡善勇
车床的数控编程

吴立学
非标加工中心
总负责人

非标加工中心总经理修永仲

潘总介绍了智能制造非标零件加工是当前制造业的一个热门话题,随着信息化、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,未来这个领域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。
首先,智能制造非标零件加工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效益,减少人工操作和耗时,优化生产流程和产品质量。其次,智能制造非标零件加工可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,加强与市场的联系,拓展业务领域。最后,智能制造非标零件加工可以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,实现高质量、卓越价值的智能制造,推动可持续发展。总的来说,智能制造非标零件加工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领域,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。
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学院长修霞

修霞院长很乐意在线下答疑,在课堂上和学生们面对面交流,解答学生的疑惑。此外,在平台上,学生也可以随时在讨论区寻求老师的帮助和沟通。修霞院长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学服务,帮助学生成长发展。

庄院长对本次见面会进行了最后发言,在本次见面会,我们进一步回顾了企业战略制定的流程和方法,并就在实际操作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和解答。与此同时,我们还就企业文化和领导力等方面的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,希望大家都能够从中获得启发和收获。
同时也提醒大家,学习永无止境,希望大家能够持续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,在今后的工作和事业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,并不断发掘市场的机遇和潜力。
学生的操作能力对于职场的适应性和成功至关重要。只有具备高水平的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,学生才能更好地应对职场中的挑战和机遇。因此,学校对学生的实践教育和培养,加强实用性人才的培养,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,以应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挑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