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传时间: 2021-03-03 浏览:0人
各团支部:
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,按照学校公发文件,有效搭建我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,引导学生努力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,积极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,决定开展首届“挑战杯”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工学院选拔赛。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:
一、成立领导小组
组 长:常德功
副组长:于霞、张菲菲
组 员:学院专业带头人、各教研室主任、学业导师
二、领导小组职责
1.组长:常德功(院长)
主要职责:负责学院首届“挑战杯”竞赛院内选拔赛相关工作总体思路,为第一责任人,全面领导各项工作的总部署。
2.副组长:于霞(教学副院长)、张菲菲(学生管理副院长)
主要职责:于霞,负责学院首届“挑战杯”竞赛院内选拔赛的具体管理工作,负责指导、督导等专业指导。
张菲菲,负责各个专业与社团学生具体推进工作,例如督促各下设负责人收集学生材料,跟进项目进度。
3.组员:学院专业带头人、各教研室主任
主要职责:学院专业带头人与各教研室主任作为院内首届“挑战杯”选拔赛的评委,主要负责对各个项目打分并提出整改措施与指导方向,帮助引导学生以赛促改,用心打磨作品。
4.学业导师
主要职责:全程参与并支持该项工作的实施,协助学校、学院做好对所分管学生的政策解读与价值引领等工作,积极帮助学生协调处理选拔赛各项相关事宜。
三、大赛名称
首届“挑战杯”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工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
四、大赛内容和参赛资格
大赛下设2项主体赛事: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、科技发明制作。
1.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。面向全院本专科生(非在职)。以考核基础学科学术探索的前沿性和学术性为主要评价内容。
2.科技发明制作。面向全院在校学生(非在职)。以考核作品的应用价值和转化前景为主要评价内容。
其内容包括“理论设计”和“实际制作”两部分,以电子电路(含模拟和数字电路)设计应用为基础,可以涉及模-数混合电路、单片机、嵌入式系统、可编程器件、人工智能、超高频及光学红外器件等的应用。
以上2项赛事需通过班级初评后进行选拔报送。大赛鼓励各班级积极上报参赛项目。
五、项目申报
(一)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
实行分组申报,不区分具体类别。分为:a.机械与控制(包括机械、自动化控制、工程、建筑等)b.信息技术(包括计算机、电信、通讯、电子等)。
科技发明制作
实行分类、分组申报。分为: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、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(无人机、机器人等);B类指制作投入较小,对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、小制作。
六、评选过程
各班级广泛发动,对推荐参赛的作品细致打磨。3月10 日,各班级汇总并报送参赛作品。每个班级选送的作品数量按照班级人数的10%。参赛所需有关材料分别为:完整作品文档、相关证明材料(附加材料)、指导教师信息、团队成员信息等,详见《竞赛作品申报书》(附件5),其他注意事项详见附件6。
七、评选时间
2021年3月3日—2021年3月10日
学院将于每年3月10进行作品初评,并公布参赛的获奖作品名单。
八、奖项设置
竞赛设立一二三等奖项,一等奖2人,二等奖3人,三等奖5人。
九、有关要求
充分发动学生。结合本专业实际情况,制定详细活动方案,广泛发动,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宣讲等,使更多的学生参加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,形成竞赛的群众性基础。要广泛宣传历届竞赛中涌现的典型事迹和典型人物,引导和激励更多学生积极投身学术科技创新实践。
附件:
1.工学院首届“挑战杯”院内选拔赛评分表
2.工学院“挑战杯”项目汇总表
3.2021工学院“挑战杯”项目班级汇总表
4.2021工学院“挑战杯”项目社团汇总表

共青团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工学院委员会
2021年3月3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