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

  一、专业名称(专业代码)

  机电一体化技术(460301)

  二、入学要求

 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。

  三、基本修业年限

  三年

  四、职业面向

  五、培养目标

  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,面向生产、管理、服务一线,具有良好道德品质、专业知识素养和职业能力,具备相应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,能进行机电设备的操作使用、安装与调试、维护与技术改造,能进行车间生产组织与管理工作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。

  六、培养规格

 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、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:

  (一)、素质要求

  1.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;

  2.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;

  3.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团结协作的精神;

  4.具有较强的创业能力和敬业精神。

  (二)知识结构

  1.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,有较高的思想道德品质,具备法律基本知识;

  2.掌握与本专业相关文化基础和人文社会科学、英语、计算机、高等数学、体育与健康等知识;

  3.具有工程图(机械装配图及零件图、电气控制原理图、电气安装接线图、液压与气压系统原理图、设备安装平面图)制图和绘图能力;

  4.掌握相关国家标准与安全规范;

  5.掌握典型零件生产工艺,具有操作机电设备进行生产加工的能力;

  6.掌握机械设计与典型机构拆装、互换性与技术测量、机械零件加工、电工技术、液压与气动、电气控制、可编程控制器、机械制造基础等技术的专业知识及应用技能;

  7.掌握集上述专业技术于一体的自动生产线、数控机床的安装、调试、维护与维修等知识与技能。

  (三)能力结构

  1.具有较强的机械识图能力和绘图能力;

  2.具有较强的运用计算机和计算机辅助绘图、设计能力;

  3.具有较强的电工操作和维修能力;

  4.具有基本的设备控制与维修的能力;

  5.具有钳工技术的能力;

  6.熟练掌握车工技术的操作能力;

  7.具备数控机床的编程与操作能力。

  七、毕业要求

  学生修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,各门课程成绩合格,且完成规定的学分,准予毕业并发给全日制高职专科毕业证书。具体要求如下:

  (一)学分

  毕业要求学分见表2。

  (二)职业资格证书

  须取得下列资格证之一:机械制图员、汽车维修工、维修电工、电子绘图员、计算机维修工、驾驶证、四级证书、计算机二级证书、计算机操作员、普通话等。

  (三)外语能力要求

  学生在第二学期可自愿参加全国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,获得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合格证书,可置换4学分的相关课程。

  计算机能力要求

  (四)学生在第二学期可自愿参加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水平一级考试,获得全国计算机水平一级证书,可置换4学分的相关课程。

  八、课程设置与学时安排

  本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、专业课程和双创教育课程。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、专业核心课程、专业拓展课程(选修),并覆盖有关实践性教学环节,具体学时安排见附表教学实施计划表。

  九、教学进程总体安排

  本专业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见表7。

 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占比见表8。

  十、教学进程安排表

  本专业教学进程安排见附件2。

 

地址:青岛市九水东路588号 |

电话:0532-86661234 |

邮政编码:266100 |

版权所有: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|

备案号: 鲁ICP备20007371号-1 |

E-mail:hx@hx.cn |

鲁公网安备 37021302000023号 |

微信公众账号

官方抖音号